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
香山帮技艺亮相国家会议中心,“苏园”成文化展示窗口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苏州市香山帮 浏览量:64次

一园山水画卷
千年苏式情怀

640.webp (2).png

  坐落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苏园”项目,近日备受各界关注。该园由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会员单位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设计及施工,协会众多代表性传承人协作参与,完整运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完美融合千年苏式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窗口

640.webp (3).png



一卷三景,咫尺乾坤
苏园布局理念

   “苏园”坐落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三层峰会厅与宴会厅之间,面积约3000平方米,以“山水林园,大美中国”为设计理念,打造出“一卷三景”的整体格局:
  一卷:以碧水为中心,石为骨、林为脉,勾勒出一幅可行、可望、可游的山水长卷
  三景:以“有凤来仪”“高山流水”“国色天香”三大主题场景,营造出步移景异、意蕴深远的园林体验


640.webp (4).png

640.webp (5).png



香山匠造,非遗传承
匠心力作的背后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起源于春秋时期,因苏州香山地区匠人组帮而得名。这一技艺集木作、水作、石作、油漆作、假山作、匾对作、砌街作、彩画作多种工种于一体,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建筑营造技艺体系。历史上,著 名匠人蒯祥曾主持明代故宫营造,使香山帮技艺名扬天下。

640.webp (6).png

  在此次“苏园”项目中,太湖古建由薛林根(“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薛东(“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父子领衔,携手顾建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福康(“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朱建兴(香山帮水作传承人)、李金芳(香山帮木作传承人)、张金法(香山帮堆灰传承人)、何建青(金山石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何惠林(金山石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朱凤良(香山帮油漆作传承人)、金德春(香山帮假山作传承人)等各工种匠师及传承人,从木构榫卯、砖细泥塑,到假山叠水、花街铺地,全程采用传统工艺手工打造,再现江南园林的精致与神韵。


640.webp (7).png

640.webp (8).png

640.webp (9).png



多项非遗,荟萃一园
技艺与美学的对话

  除了香山帮的整体营造,“苏园”中还融入了多项非遗工艺:
  御窑金砖:铺地采用古法御窑金砖,每一块都历经选泥、阴干、焙烧等十余道工序,质地坚实,色泽温润
  金山石雕:石桥、栏杆、地雕等均由金山石雕传承人手工雕刻,纹样清晰,栩栩如生
  明式家具:室内陈设选用明式红木家具,由非遗传承人精心打造,典雅精致,凸显江南文人气息
  苏绣:宫灯灯罩采用苏绣工艺,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出精致图案,展现朦胧丝绸之美

640.webp (10).png

640.webp (11).png



实力见证,文化自信
香山帮技艺的当代传承

  “苏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立体的非遗技艺教科书,一次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话。该项目充分展示了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当代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体现了我会会员在古典园林营造领域的深厚积淀。

640.webp (12).png

  此次“苏园”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对香山帮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证明了传统建筑技艺在当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期待香山帮技艺在未来能够继续创新发展,在更多现代空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